第二次世界大戰后,活性炭工業的主導地位已從歐洲轉移到美國,為保護環境和節省能源,活性炭用途已擴大到空氣凈化、廢水處理、香煙濾嘴等領域。活性炭原料轉向煤、石油、瀝青。多層耙式爐、流動床爐等氣體活化法逐步擴大,藥品(氯化鋅)活化法逐漸減少,活性炭再生技術提上日程,進人現代化工業水平。在此時期,美國活性炭的應用已遍及17個行業,其中包括自來水、工業用水的凈化,氣體凈化、分離,溶液回收,制糖等行業。
1915年日本開始從歐洲引人活性炭技術,1930年開始相繼建成一些粉狀活性炭生產廠,1931年日本開始生產粒狀活性炭,以滿足防毒面具、溶劑回收、人造石油精制等需要。戰后,日本隨著制糖工業的發展,進一步促進了活性炭工業的發展。1965年后日本環保用炭和水處理炭需求量增加較快;粉狀活性炭和粒狀活性炭的需求量都增加很快。值得特別指出的是,日本水處理炭用量在不斷增加,例如1979年日本水處理顆粒炭用量為13327t,1980年為12838t,1981年為143211t ,1986年水處理炭用量為18290t,活性炭總用量為54110t,水處理炭占33 .8%。
早在20年代英國就有活性炭工業,但發展緩慢。80年代中期,英國和北愛爾蘭共有18家經銷和制造活性炭的廠商,其中法國的CFC.A公可、德國的Degusse公司、Bayer公司和荷蘭的1V ari L公司都在英國設有分公司,經銷它們的活性炭產品。英國活性炭生產廠基本屬于林業統,其中包括英國木材干餾廠、焦油蒸餾廠和福尼爾(Farnell)林產化學公司。為滿足環保用炭和水處理炭的日益增長的需要,1982年荷蘭Norit公司在英國投資2000萬美元新建活性炭生產廠,其產量為l0000t,1983年英國活性炭銷售量為55000t,法國CECA公司是法國大的活性炭制造商,在歐洲其他國家都設有分公司,主要生產粉狀活性炭。同時,該公司還經銷美國肯尼科塔(ICennecatt)公司生產的粒狀活性炭。80年代中期法國活性炭產量約50000t。
80年代中期原西德有20家活性炭廠商,其中著名的活性炭制造商及其牌名有:Merclk公司的A-KchlelVr牌活性炭、Eugels公司的EPN-A-Kohle牌和R4-A- Kohle牌活性炭、Ham-hors公司的Credit牌活性炭以及法蘭克福倫格公司生產的Carbariffin牌活性炭。80年代中期原西德每年約需70kt活性炭,其生產能力只有50-60t,因此每年尚需進口活性炭,但也向非洲和意大利出口活性炭。
80年代中期荷蘭有5家活性炭生產廠家,主要制造商是Norit公司,年產活性炭約50000,意大利有9家活性炭生產廠商,產量不大。
Davao中央化學公司是菲律賓的主要活性炭生產廠商,以椰于殼為原料,1981年活性炭產量為9200t,其中顆粒活性炭8000t,粉狀活性炭1200t。80年代中期印度活性炭生產廠多為小型廠,唯有NVCI公司活性炭廠規模較大。
1983年斯里蘭卡Lanka炭素有限公司投產一套以椰子殼為原料的顆粒活性炭生產廠,采用一座特殊的旋轉窯爐,其直徑2.2rrt、長15m,活性炭產品主要用于核電站和香煙過濾嘴。
到90年代中期,美國是世界上大的活性炭生產國和使用國,年產量約160kt;其次是俄羅斯,約80kt;日本活性炭工業也發展很快,粉狀活性炭從1950年的2000t增長到1970年的20kt ,粒狀活性炭從零增長到15kt,到90年代中期達到bilkt以上;生產活性炭的國家還有:荷蘭(30kt) ,德國(20kt )、法國(15kt)以及意大利、南斯拉夫等。到90年代中期,世界活性炭年總產量約為700kt,貿易量約為150kt。
近些年來國外活性炭在水處理方面的應用研究相當活躍,應用量也逐年增加。在水處理中,各國將活性炭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,使活性炭有了更為重要的應用價值和應用范圍。
上一篇:【世界活性炭工業的發展趨勢】
下一篇:【糖用炭 糖用脫色活性炭】
豫公網安備 41910102000097號
管理入口 網站地圖 安全聯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