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2—14日,“第十屆國際地理大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研討會”在蘭州大學召開,來自我國及美國、法國、意大利、德國等9個國家的150余名專家學者與會。
本次大會圍繞氣候變化與水文循環、景觀格局與過程、水資源管理、水與生態系統服務等四個方面進行了研討。
我國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。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,占全球水資源的6%,僅次于巴西、俄羅斯和加拿大,居世界第四位,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,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/4、美國的1/5,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,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。除去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外,我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,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,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,并且其分布極不均衡。到20世紀末,全國600多座城市中,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,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,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。
目前,水缺乏已成為嚴重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“瓶頸”之一。而據專家預測,到2030年前后,中國用水總量將達到每年7000億至8000億立方米,而中國實際可利用的水資源量約為8000億至9500億立方米,需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水量的極限。由于水資源供給的穩定性和需求的不斷增長,使水具有了越來越重要的戰略地位。專家指出,未來水對人類的重要性將如20世紀石油對人類的重要性一樣,成為一種決定國家富裕程度的珍貴商品。因此,如何解決水資源供給問題、保持水資源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相對平衡已成為世界各國的緊迫任務。
據悉,本次會議由國際地理聯合會與國際水文協會主辦,由蘭州大學、中國資源學會、蘭州大學旱區流域科學與水資源研究中心、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單位聯合承辦。
上一篇:【聚合硫酸鐵廠家淺談飲用水的消毒處理】
下一篇:【聚合硫酸鐵廠家分析廢水處理】
豫公網安備 41910102000097號
管理入口 網站地圖 安全聯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