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丙烯酰胺作為三次采油用驅油劑,,目前已經在大慶油田、勝利油田、大港油田,長慶油田、新疆油田、河南油田等投入使用,其中勝利油田每年投入干粉5萬噸左右,大慶油田每年投入10萬噸以上的聚合物,兩個油田三次采油的增油量分別達到170萬和1000萬噸以上,為東部老油田增產穩產提供了保證,是目前國內聚丙烯酰胺使用量大的應用領域。相對于其他三次采油技術。聚合物驅技術成熟、成本低廉、投入產出比低,比較適合國內油藏特點。下面介紹三次采油發展歷程、聚合物驅機理,驅油用聚丙烯酰胺現狀及存在問題、以及驅油用聚丙烯酰胺發展方向。
1、三次采油發展歷程
1986 年,我國完成了“中國陸上注水開發油田提高采收率潛力評價及發展戰略研究”,制定了“化學驅是我國東部油田提高采收率技術研究主攻方向”的方針,安排部署了聚合物驅工業化應用試驗和多層次化學復合驅先導試驗。自1996 年起,聚合物驅油技術相繼在我國大慶、勝利、大港、中原、新疆等油田實現了工業化生產,1996 年為 359 萬噸,到 2000 年首次突破1,000 萬噸,2008 年已超過 1,500 萬噸,約占我國當年產油量的 8%。
勝利油田上世紀60年代年開始聚合物驅室內研究,1992年開展先導性礦場試驗,1994年開展擴大性礦場試驗,1997年開始工業化推廣應用,上世紀80年代到1997年進行聚合物-表面活性劑-堿三元復合驅的應用試驗;二十一世紀開始進行聚合物-表面活性劑二元復合驅的室內研究,2003年開始進行先導性試驗(1),2006年進行擴大試驗。
“十一五”期間,根據 2008 年 1 月勝利油田“十一五”油氣硬穩定工作計劃對原“十一五”規劃做出的調整,為了確保三次采油增油效果,減緩產量遞減,一方面要加快覆蓋剩余一、二類儲量;另一方面要利用高油價有利條件,優化方案實施,延長注聚單元注聚段塞,擴大二元驅規模并優選油藏條件相對較好的三類油藏注聚。“十一五”三次采油覆蓋地質儲量 1.38 億噸、使用聚合物干粉 22.9萬噸。同時,要開展三次采油新區先導試驗,為“十二五”做好技術儲備。EOR資源評價結果表明,勝利油田適用化學驅總資源占已注水單元地質儲量的45.4%,進行化學驅有豐富的物質基礎,潛力巨大。截至 2009 年,勝利油田共動用地質儲量 3.71 億噸,占適用化學驅地質儲量的 33%,占勝利油田地質儲量的 9.3%。
上一篇:【活性炭是如何搭配】
下一篇:【堿式氯化鋁酸性水及酸性氣生物脫硫技術】
豫公網安備 41910102000097號
管理入口 網站地圖 安全聯盟